存貨跌價準備的核銷和沖銷分錄
企業應當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將存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進行比較,計算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然后與已計提的金額進行比較。如果應計金額大于已計金額,則應予以補充。企業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應當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款:存貨跌價準備
當影響前期存貨價值減記的因素已經消失時,減記金額在原存貨跌價準備內恢復轉回,轉入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款:資產減值損失
【提示】當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小于存貨成本時,“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方余額=存貨成本-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
對已售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還應當結轉沖減當期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實際上是按照已售產成品或商品的賬面價值結轉至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企業按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還應當按比例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
結轉成本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
借出: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款:的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
企業因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轉移的存貨。應分別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和《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的規定進行核算。
【例】企業對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價。假設某材料2007年末賬面成本為10萬元,由于市價下跌,預計可變現凈值為8萬元,則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萬元,會計處理為: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20 000。
貸款:存貨跌價準備20 000
2008年3月31日,該材料的賬面價值為10萬元。由于市場價格上漲,該材料的預計可變現凈值為95,000元。由于市價上漲,該材料的可變現凈值有所恢復,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000元(95000-100000元)。因此,存貨跌價準備應在當期核銷。
借:預留15 000做存貨跌價準備。
貸款:資產減值損失15 00
存貨跌價準備的核銷和沖銷分錄!存貨跌價準備轉回轉售時,會計科目如上。如果不明白,請參考例子明白最重要的會計分錄是借貸關系。理解這個很簡單,敬請關注唐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