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學者來說,會計分錄的編制要循序漸進,遵循以下步驟。
第一,經濟業務發生后,該經濟業務所涉及的會計要素是資產和費用,或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利潤。
第二,經濟業務是否導致這些因素增加或減少。
第三,明確應該記入賬戶的方向,借方還是貸方。
第四,根據業務的性質和特點,確定合適的賬戶,借記或貸記。
第五,檢查會計分錄中待借、待貸科目是否正確,借貸金額是否相等,有無。
以銀行存款100萬元的長期借款還款為例。按照上面的步驟,這個業務涉及到資產和負債;資產減少,負債減少;貸記資產減少,借記債務減少;反映該項業務引起的資金增減變動的科目為“銀行存款”和“長期借款”。在此基礎上,編制以下會計分錄:
借:長期貸款100萬。
貸款:銀行存款1000000
會計分錄有兩種:簡單會計分錄和復合會計分錄。
簡單會計分錄是指一個賬戶的借方只對應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的會計分錄,即一貸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會計分錄是指一個賬戶的借方對應幾個貸方賬戶,或者一個賬戶的貸方對應幾個貸方賬戶,或者幾個賬戶的借方對應幾個賬戶的貸方的會計分錄,即借多貸、借多貸或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有些復合會計分錄是為了簡化手續,將幾個簡單的會計分錄合并而成;有些復合會計分錄可以反映一項經濟業務的整體情況。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持賬戶之間的對應關系清晰,一般不宜將不同類型的經濟業務合并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