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本報對兩節期間消費市場進行了持續關注,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同時,市場上確實形成了新風氣,也給市民帶來了真實惠,但是不可否認,流通環節仍然存在著一些漏洞。昨天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在個別私人煙酒店鋪內購買煙酒竟可開出辦公用品發票。
小店開發票“文不對題”
日前,有市民向本報反映,稱個別私營業主可為購買禮品、煙酒的消費者開具辦公用品發票,這樣的做法在節日期間給了腐敗以可乘之機。
“在這里買煙可以開發票嗎?”“可以。”“能開什么內容?”“禮品、食品、辦公用品、煙酒都可以。”昨天,面對記者提出的開發票要求,河西區賓館西路東旭煙酒茶商行經營者痛快地做出了上述回答。
不過,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這樣隨意開具“文不對題”的發票并不是普遍現象。在同一條街上的另一家特產經營店,經營者就表示購買禮品、食品等不能開具辦公用品發票。此外,河西區某大型綜合超市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您只有購買了辦公用品,才可以開具辦公用品發票,買多少就開多少。”
付6手續費可代開發票
代開發票業務的出現也給公款消費罩上了合法“外衣”。“我公司與多家公司合作,常年有多余發票對外銷售……”相信這樣的宣傳卡片很多市民都收到過。據知情人士介紹,目前虛開辦公用品發票需支付6左右的費用,而開具增值稅發票則需支付17的費用。
眾所周知,辦公用品是為保證日常辦公的正常運轉,在報銷問題上屬于“較好入賬”的項目,那么虛開此類發票自然給腐敗留下了鉆空子的機會。事實上,中秋期間,關于網絡平臺上買大閘蟹或月餅可開具辦公用品發票的報道屢見不鮮,部分店鋪甚至落戶在知名電商平臺上。目前,反腐行動已初見成效,不少市民希望流通環節的這些漏洞也能被盡早堵上。
網友聲音
一炮手語錄:近段時間,公款送禮的現象較往年明顯減少,可是網購禮品、電子支付、購買禮品開辦公用品發票、支付“會議費”等新花樣、新名目,給“兩節”公款送禮披上了“隱身衣”,甚至形成了灰色產業鏈。
公主嶺清風:中秋、國慶兩節接踵而至,能否落實中央相關規定,剎住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切實體現改作風的成果,“兩節”是試金石。
夜的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徹底反腐需要多個職能部門的共同參與,反腐是一項系統工程,千萬不要只管住了“相對老實”的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