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出賣的貨色假如不對格,對方則會訴求退稅退貨,為了縮小企業的丟失,企業不妨計劃以補貨的辦法換回不對格的貨色,對于補貨,應怎樣做賬務處置?
補貨的賬務處置
案例證明:a企業購置b企業的煤炭20萬噸,價錢為15萬元/每噸,合計貨款300萬元,公約中事前商定了即使b企業的煤炭不達到規定的標準,a企業將扣除貨款的20%也即是60萬元動作積累,厥后b企業的煤炭過程檢驗和測定不達到規定的標準,為了縮小丟失,b企業與a企業舉行計劃,訴求以補貨4萬噸的辦法來處置,不要扣除60萬的貨款,a企業已承諾。
a企業稅務處置:a企業不妨對準不對格的局部,開具紅字發票,假設有2萬噸的煤炭不對格。
a企業的賬務處置如次:
借:應收賬款(2萬噸 負數)
貸:專營交易收入(2萬噸 負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萬噸 負數)
b企業賬務處置如次:
借:倉庫儲存商品(2萬噸 負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項稅額)(2萬噸 負數)
貸:草率賬款(2萬噸 負數)
出賣貨色的賬務處置
出賣貨色會計分錄如次:
借:應收賬款/銀行入款
貸:專營交易收入/其余交易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聲結賬和轉賬成本:
借:專營交易成本/其余交易成本
貸:倉庫儲存商品/原材料等